史承謙——清朝著名詞人
春秋

史承謙(1707年—1756年),字位存,號蘭浦,荊溪(江蘇宜興)人,清朝著名詞人,晚明東林名宿史孟麟之裔孫,留有《秋琴集》、《小眠齋詞》和《青梅軒詩話》,備受晚清詞論家的推崇,許曰陽羨詞派的第四代領軍人物、「陽羨詞派界內新變」之代表。

承謙其人其事,史傳罕見載述,僅《重刊宜興縣誌》卷三《文苑》有承謙、承豫兄弟合傳,雲:「史承謙,字位存;承豫,字衎存,兄弟並擅詩名。承謙讀書十數行下,詩歌飄灑不群,尤工於詞。常曰:『吾經月不拈長短句,便從喉間湧出。』承豫才思清雋,窮年不廢吟詠,詩格清麗。每伯仲唱和,諧謔風生,見者以為晉宋人復出。與桐城方貞觀、吳興姚世鈺、漢陽彭湘懷稱莫逆,詩篇酬答無虛日。顧皆以諸生屢踏省門,數奇不遇。」

據嚴迪昌先生考證,承謙為晚明東林名宿「玉池先生」史孟麟之裔孫,陽羨詞派中堅史惟園之從侄曾孫,而外曾祖又為另一陽羨主將徐喈鳳。

小眠齋詞
醉公子
別是愁滋味,被冷香消矣。風浪一番過,心情近若何?
醉也應難醉,睡也應難睡。聽盡一更更,砧聲和雁聲。 
南歌子四首
月上輕羅扇,涼生小畫衣。玉腕又重攜。曲池風吹定,水螢飛。
淺笑眉舒恨,微詞臉暈潮。偷近楚宮腰。今宵紅蠟淚,不須飄。
茜袖凝香重,銀燈照影嬌。人去月痕消。畫堂空似水,可憐宵。
玉臂符初換,銀紗色更新。新妝罷,一含顰。碧羅團扇底,見紅鱗。
踏莎行四首
吹絮簾前,簸錢堂後,眼期心諾相逢驟。別來真個遠於天,當時悔不攜羅袖。○月冷清宵,香消永晝,欄幹花影如人瘦。如何一月斷芳尊,心情還似曾中酒。
密葉生秋,微雲散綺,晚涼庭院人閑倚。新詞空譜望江南,江南回首三千裏。○玉柄搖風,香衫著體,消魂往事重提起。兜衾小臥不成眠,團圞月照窗紗裏。
荷髻翻新,裙花露蒨,朝來倦把珠簾卷。因循飄過楝花寒,沈吟猶記櫻挑宴。○待贈名香,索題紈扇,何因並坐深深院。尊前酒態到濃時,依稀鬥帳春風面。
才畫纖蛾,便攜紈扇,濃顰淺笑歡何限。秋來無日不相逢,涼花露葉深深院。○別酒重斟,別愁難免,絮沾泥後多縈伴。誰教解纜月明時,無情醉裏煙波遠。
二郎神
彩雲散後,空想象、鏡中眉撫。憶桂月齊看,華燈雙照,誰解分飛苦。金屋裝成人已遠,知遠嫁、明妃何處。悵心字香消,鶯箋信杳,斷腸誰訴。○無據。啼痕淚靨,料難重睹。好趁著新秋,宵涼漏永,打疊離魂飛去。曲曲欄幹,重重屈戍,也不怕、伊遮住。算拚卻、醒後思量,贏得夢中識路。
菩薩蠻四首
參差人勝東風淺,芳柑攜處春纖軟。酒醒見殘燈,綠窗寒不勝。○三更簾外雨,猶是聞簫鼓。誰問鬧峨兒,應憐初見時。
才傾一盞黃花酒,淚痕已滿雙羅袖。怊悵畫欄邊,今番月又圓。○花陰涼露下,依舊歡音假。繡被已裝綿,孤眠只是寒。
華年應悔成虛擲,愁痕嵌入眉痕碧。的的為相思,玉郎知不知。○涼雲真似畫,翠蓋離披也。未許作鴛鴦,秋來空斷腸。
媚霞輕映嬌容睡,睡容嬌映輕霞媚。窗裊半篝香,香篝半裊窗。○應教誰喚醒,醒喚誰教應。孤夢憶人無,無人憶夢孤。


——————
相關參考書籍


《史承謙詞新釋輯評》
作者: 馬大勇 編著
出版社:中國書店
出版日期:2007/01/01

《史承謙詞新釋輯評》以乾隆元年兩卷本史承謙《小眠齋詞》為底本,參酌其他史承謙詞諸版本,將目前收錄的全部的史承謙詞輯匯於一書。對史承謙的每一首詞作均有詳盡的講解和註釋。這些講解和註釋均為當代詞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首次對史承謙詞的系統的研究和闡述,其學術意義及其詞學研究價值不言而喻。同時,本書將以往諸文獻中極為稀見的史承謙詞輯評一一輯錄,對人們了解和詮釋更有助動作用。

编辑于

2025-03-26 12: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