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及公告
家族歷史檔案館
碑碣
典籍
研究
遺產
先哲
家族紀錄電影院
家族成員貢獻堂
尋根事
春秋集
人物錄
藝術宮
紀念堂
史氏家族樹
關於史氏春秋網
正體
简体
首頁
新聞及公告
家族歷史檔案館
碑碣
典籍
研究
遺產
先哲
家族紀錄電影院
家族成員貢獻堂
尋根事
春秋集
人物錄
藝術宮
紀念堂
史氏家族樹
關於史氏春秋網
正體
简体
先哲
Ancients
史弼
典籍
史弼,字君佐,一名塔剌浑,蠡州博野人。曾祖彬,有胆勇,太师、国王木华黎兵南下,居民被虏,蠡守 闭城自守,彬谓诸子曰 :“吾所恃者,郡守也。今弃民自保,吾与其束手以死,曷若死中求生 !”乃率 乡人数百家,诣木华黎请降,木华黎书帛为符,遣还。既而州破,独彬与同降者得免。
史天安
典籍
史天安,字全甫,从秉直降木华黎,以其兄天倪为万户而质天安军中,太祖十一年,从讨锦州张致,平之。十四年,又从略西,生擒鄜州张资禄,号张铁枪,骁将也。武仙条天倪于真定,天泽进兵野头,天安亦率所部来赴,并力攻仙,败之。
史 倫
典籍
史 倫 (1101—1170)燕京永清人。溧阳侯34世裔孙。少好侠,因修房子得到金银无数,从此富极一方。金未,中原塗炭, 乃建私家学校招来著名學者养着好多豪俠之士。以俠称於河朔地区(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黄河沿岸为河朔地区)士族陷於奴虜者,常常钱金贖還。
史天倪
典籍
史天倪,字和甫,燕之永清人。曾祖伦,少好侠,因筑室发土得金,始饶于财。金末,中原涂炭,乃建家 塾,招徠学者,所藏活豪士甚众,以侠称于河朔。士族陷为奴虏者,辄出金赎之。甲子,岁大侵,发粟八万 石赈饥者,士皆争附之。祖成珪,倜傥有父风。遭乱,盗贼四起,乃悉散其家财,唯存廪粟而已。
北方史家将
典籍
史敬思,唐末五代名将,李克用部下。骁勇善战,号称白袍史敬思。 唐中和四年(884年),黄巢民变军围攻河南陈州三百日,救援的各路军马都被起义军打败,朝廷再诏李克用率藩汉劲兵五万速至陈州。李克用的军队再次大败黄巢,起义军千余退至山东。回师途中路过汴州(开封),宣武节军度使朱温(即后梁太祖),嫉妒李克用强盛,萌发谋杀之心。邀请李克用入城,于上源驿馆设宴款待,礼貌恭敬,而李克用却盛气凌人
史天泽—元朝唯一的汉族中书右丞相
李瑞杰
史天泽家族是金元之际汉地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他本人是与蒙古统治者合作密切的北方汉族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 。一方面,史天泽为蒙古统治者东征西讨,身经百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一方 面史天泽也比较有政治头脑和才干。他为人谦和、善于消除蒙古统治者的猜忌在民族矛质极为萦张的元朝是唯一一位做到中书右丞相高官的汉族人 。
史总宪
佚名
山阴史渔村先生(致光),原名步云,字郯师。乾隆丁酉选拔,官广文,登乡荐后始易今名。其祖母周太夫人早寡,喜行善事。族人因有争葬坟山,几至酿命,太夫人闻之,即质衣饰出资为之解和,事得寝。 先生于乾隆丙午科登北闱乡榜,丁未入礼闱。之先一夕,梦神语之曰:“尔祖父以救活人命,阴德不轻,故列尔名于榜首,以示果报。汝若再能谨慎承家,则前程不可量矣。”揭晓,有名。及胪唱,果第一。
史国铨
史玉树
史国铨,清光绪六年(1880)出生于泉州市鲤城区江南街道火炬社区大房村(旧称泉州新门外水田大房村)的普通农民家庭。童年时在家乡边读私塾,边挑畚箕到城里城外捡猪粪作农家肥,帮助双亲种地和家务。光绪二十二年(1896)飘洋过海,到菲律宾马尼拉谋生。初时当店员学做生意。多年后,略有积累,凭胆识和勤奋,自行经营布业,由零售拓展到批零兼营,事业逐日兴隆,成为资本雄厚的实业家,被推选为马尼拉布业公会主席兼任中华商会总务主任。他的这些经济实业,为支援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史谱——清朝台湾兵备道
佚名
史谱 [清]字荔园,山东乐陵人。嘉庆十年(一八o五)进士,官陕西巡抚,兵部侍郎。工书,偶作山水,笔墨苍劲。《清画家诗史》他于1820年(嘉庆25年)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为台湾清治时期这阶段的地方统治者。
史佺——左金吾上將軍
佚名
广顺元年春二月癸巳朔,以枢密副使、尚书户部侍郎范质为兵部侍郎,依前充职;以陈州刺史、判三司李穀为户部侍郎,判三司;以右金吾大将军、充街使。 翟光邺为左千牛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以宣徽北院使袁鳷为左武卫上将军,充宣徽南院使;以左右金吾大将军、充街使符彦琳为右监门上将军。
史俊——户部员外郎史俊河南佥事
佚名
史俊,明代人。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举人,二十年(1484年)进士。贫而好学。历任吴县知县、松江府同知,多有惠政。后升任常州知府,迁陕西按察司副使。后退休回家。史俊《蓟州先贤录》
史可法
秩名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南明大臣,抗清名将,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围困扬州,他拒降固守,城破被俘,不屈牺牲。副将史德威寻遍遗骸不得,遂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修墓并增建祠堂。
史秉直——绥来“民选县长”
罗仰虎
他曾是民国时期绥来县(现玛纳斯县)历史上惟一一位民选县长,曾带领绥来县政府参加新疆和平起义。1952年,因有“军统”背景和曾担任“伪县长”被枪决,时隔三十一年后,他的错案得到平反。他娶了两位太太,育有十个子女,为两个家庭延续香火。他的家族曾富甲一方,是民国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首富,商号店铺遍及绥来县、迪化(今乌鲁木齐)等地,人称“史半街”。2005年6月,他曾经的二太太、八十五岁的李素雅和他的后代们,向记者讲述了民国时期绥来县末任县长和他家族一段不堪回首的家族往事。说起玛纳斯县历史上的“史半街”,当地上了年纪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这个家族就是玛河流域历史上最富的人家、民国时期的史氏家族,而且史氏家族中的史秉直曾是绥来县(1954年2月1日改绥来县为玛纳斯县)最后一任县长,也是民国时期绥来县的惟一“民选”县长。
史恭
典籍
史 恭,西汉元狩年间中郎将,涼州刺史。家本鲁国。因官迁居京兆杜陵。母亲贞君,一品诰命。有妹节爲衛太子良娣,生悼皇考,即史皇孫。皇孫生刘病已,更名詢,號皇曾孫,後即位是爲宣帝。衛太子武帝太子,史皇孫乃武帝皇孫。皇曾孫武帝曾孫也。初,衛太子之子史皇孫生子病己,方數月,遭巫蠱之祸,太子男女妻妾皆遇害,曾孫亦系獄,丙吉受詔治巫蠱事獄,心知太子無事,重哀曾孫無辜,擇謹厚女徒乳養之。
史懿——后周名将晋国公
秩名
史懿出自将门,其父史建瑭,在后唐庄宗部下任先锋都校,史懿借父功步入军伍,为昭穗军座,不久升为先锋左右厢都校。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6—929年),史懿任涿州(今河北涿县)刺史。史懿在后晋初年,由赵州(今河北赵县)刺史迁为洛州(今河北永年东南)团练使,很快迁亳(今安徽亳县),凤(今陕西凤县)二州防御史。石敬瑭称帝后,授史懿彰武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开运初(944年),史懿先后任澶(治所在今河南清丰西)、贝(治所在今河北南宫东南)二镇节度使,开运三年(940年)移镇泾原(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
1
2
3
4
版權所有 © 2004-2025 史氏春秋网
技術支持:
竹子建站